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2022年11月14日上午,我校全体中层及以上领导、各支部书记齐聚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校长读书分享交流会,此次分享会由亢燕校长主持。

苏兆阳主任分享交流
苏主任分享的书籍是《高品质课堂的塑造》,他从理性上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并深入浅出的分享了高品质课堂“高尚、本真、丰富、灵动”的四个核心要素。这几个简短的词语也生动的诠释了我们每一位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
高品质课堂是一种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教师的心灵世界和课程的文化世界的高度融合,学生在课堂中不应该是一个局外人而是一个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要以热情的投入以及和谐的交流来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最后,苏主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我们正是在深度备课的过程中,挖掘教材之外的资源,寻找教材之外的例子,开发课程资源。“课程与教学不是独立分离的,是融为一体的。课程始终引导教学过程又产生于教学过程,教学是课程产生的情境又孕育课程生长”。书中多次提到“彰显育人功能”的字样,这就告诉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考试得高分,升入好学校,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亢燕校长点评
小苏分享的这本《高品质课堂的塑造》,带领我们理性思考教育的本质内涵、课堂教学的原本意义及根本宗旨、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边思考边审视现实中的课堂,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育人为本”的课堂有更好的理解和行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及“教”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怎么样,首先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学校业务部门要千方百计地对学历案教学设计给予高水平的指导和帮助,对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素养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学历案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学历案的执行把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把更多的发现、感悟、思考、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提供给学生。
张学强主任分享交流
张主任分享的书籍是《智慧课堂-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主要介绍了智慧课堂的历史渊源、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建设思路,通过构建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先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实现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
由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形式在增强师生互动,拓展信息视野、提升课堂体验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力量重塑着师生关系。所以,张主任主要分享的是探讨智慧课堂视域下的师生关系。通过技术的介入,实现着师生高频互动、多方参与的崭新课堂教学形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教学实践中主客对立的结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沟通协商的民主式教学,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以及对信息的统合能力。
李春晖副校长点评
教学方式变革要在“转化”上下功夫。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必先有教师对知识的转化。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及其结构有整体把握,对学生现有水平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实现的路径有清晣的认识;教师需要知道,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观念,学生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学习哪些知识点来领会和把握——这正是教学方式的前提。或者说,教学方式就是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建立关系,将学生原本不能独立操作的知识技能变成一系列有序呈现的教学素材,使之成为学生以现有水平便能够观察、思考、想象的对象,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典型的、基本的活动,并继而进行创造性活动。智慧课堂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实现这样的转化的课堂。
亢燕校长点评
面对“高品质的课堂”、“智慧课堂”等概念,我们要认真思考教育教学的“新”与“旧”、 “变”与“不变”。比如,教师及其教、学生及其学、教学内容(主要是知识)、课堂文化,始终是课堂的基本要素。传统的课堂,老师们习惯于把教学内容作为核心要素,课程主要是作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满堂灌”、“满堂讲”的“旧”教学方式是其主要特征。今天,这样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特征及成长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对课堂进行变革,让课堂由“教学内容”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成长)为中心。对我们来说,无论是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都很有挑战。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课堂的客观要求。理想的智慧课堂是:师生享有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基于数字技术的课堂决策分析和互动交流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高……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我们必须主动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