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新课程推进工作组线上分享会(三)

日期:2022/12/15 09:43:27 来源:

2022年12月13日晚上,我校课程教学中心组织召开第三次线上新课程推进工作主题分享会。由亢燕校长主持交流分享活动,本次由张莉莉、崔静秋、杨丹3位教师做了课程教学方面的主题发言。

张莉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围绕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及高考命题这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高中英语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变化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新课标设立了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强调教师要通过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新课程对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也具有很大挑战性。英语教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造成资源浪费,要认真学习并反复研读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多样化地学习英语,让英语课堂教学得到延伸,课上课下的学习充分结合,鼓励学生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以及网络等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努力为其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张莉莉老师从“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观念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曲绒老师的学习体会

张莉莉老师通过对新、旧课标的对比强调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提出了自己对高中三年英语课程的规划。英语和语文具有互通性,都是语言教学,都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帮助学生将语言内化,再利用所学知识去延伸、扩展。

高翠娟老师的学习体会

听了张莉莉老师的分享,收获颇丰。目前,我正在学习、探究如何优化课程,如何对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张老师的教学反思建议也适用于化学学科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崔静秋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她结合自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联系生物学科教学实际,围绕“生物学概念教学及建议”“高阶思维及其培养中的核心环节”“培养高阶思维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崔老师提到落实生物学概念教学任务需做到以下四点:一要关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有效实现概念转变;二要增加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获得事实与证据的基础上明晰概念的本质和内涵;三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式;四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崔老师指出,加强情境教学,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对培养高阶思维十分重要。比如彩泥制作模型,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力、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崔老师结合教学中的相关事例,对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享。

何志铝老师的学习体会

深度学习对培养思维很有帮助。真实情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制作模型的作业,我们地理学科也可以借鉴。高阶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好处。教学改革有时代性,认真学习新教材,最大的体会是,我们都要反思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方式。

乔彩虹老师的学习体会

各学科教学都有共性,比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培养、情境的创设。要不断思考与深化学科“大概念”,注重教学实践,把书本上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杨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理解与教学》。她围绕“新课标的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贯穿学科大概念的教学、项目式学习”几方面,分享了“三新”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亲历生成性学习的过程,以学科大概念为线索贯穿教学过程,以项目式学习为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杨老师依据以上原则阐述了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课程规划。

王安安老师的学习体会

老师们的分享都具有共性,比如课程设置中,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各学科都要重视情境教学,但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要把知识点融入进去;各学科之间也有融合,比如信息与数学的融合,英语与语文的融合;各学科都要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有课程思政的理念,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靳勤老师的学习体会

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层次递进,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分层次设计学习任务和作业;要适应学生的学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新课标,重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亢燕校长点评

第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确定模块、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后者,这是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第二,教材是主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把教辅资料作为仅次于教材的学习资源,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资源,也要善于甄别、遴选合适的教学资源。

第三,学生的知识是需要自己来建构的。对基本概念的深度学习、对大概念、重要概念的建构,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本身就是发展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

第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必要的科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有更多的了解。科学史教育是不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批判性思维?

第五,从杨丹老师的分享来看,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与相关学科融合、协同。信息技术学科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做一些突破。